托普云农农业物联网

农业物联网

互联网+现代农业新模式

实用技术栏目图

农业百科

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(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)

文章来源:本站 人气:1225 分布时间:2022-9-26 10:54:57 S M L

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场景很多,比如可用于果园、马铃薯种植、小麦种植、番茄种植、玉米种植等等。那么水肥一体化在玉米种植中有哪些技术要点呢,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。



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

1、确定施肥量。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确定玉米施用化肥的种类及数量。施肥时要掌握剂量,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.1%。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/亩,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/亩;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。


2、确定施肥时期。磷、钾肥通过种肥同播一次性施入;氮肥分期施肥,种肥同播20%的氮肥,其余分别在玉米拔节期(40%)、大喇叭口期(20%)、抽穗开花期(20%)采用压差式施肥罐法水肥一起施入。


3、灌溉施肥。追肥前要求先滴清水15-20分钟,再加入肥料,一般固体肥料加入量不应超过施肥罐容积的1/2,然后注满水,并使肥料完全溶解;提前溶解好的肥液或液体肥料加入量不应超过施肥罐容积的2/3,然后注满水;加好肥料后,每罐肥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追完;全部追肥完成后再滴清水30分钟,清洗管道,防止堵塞滴头。


当然靠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只是玉米高产栽培的一个步骤,要想玉米高产,我们在种植玉米的时候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


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

1、土壤肥力

有机质含量≥10 g/kg,碱解氮≥50mg/kg,速效磷≥10 mg/kg,速效钾≥150 mg/kg,含盐量<0.2%。前茬作物选打瓜、小麦、棉花、油料作物为宜。


2、灌溉条件

具备完整的加压滴灌条件及配套设施。


3、产量构成技术指标

达到1200 kg/亩籽粒产量的玉米应满足以下条件:收获有效穗数:6500穗/亩~7500穗/亩、单穗粒数:650粒土50粒、千粒重:330 g~350 g、单穗粒重:160 g~185 g、产量:≥1200 kg/亩。


4、施肥与整地

4.1采取“全层肥+种肥+滴灌追肥”的施肥方法。秋季前茬收获后及早灭茬整地,翻耕深度≥28 cm。


4.2测土配方结果与基肥使用:

腐熟有机肥2吨/亩-3吨/亩、氮肥纯氮3kg/亩~7kg/亩、磷肥P205 10kg/亩~12kg/亩、钾肥用量折成K20 3kg/亩-5kg/亩、锌肥(硫酸锌)1kg/亩。


4.3播前整地与土壤封闭除草

春季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墒整地。整地前用90%乙草胺乳油100 mL/亩~120 mL/亩或33%的二甲戊乐灵乳油80 mL/亩-100 mL/亩兑水30 kg/亩-40 kg/亩,均匀喷洒土壤表面,喷后立即用圆盘耙、丁齿碎土轮等进行对角耙地混土。整地达到“墒、松、碎、齐、平、净”和上虚下实,深度8 cm~10 cm,形成药土层,封闭土壤,达到灭草效果。


5、品种与种子准备

5.1品种选择

选择株型紧凑,穗位适中,抗逆性强,耐密性好,穗部性状好的中杆、中穗、增产潜力大、熟期适宜、适合机械籽粒直收的品种。推荐品种:KWS3376、KWS9384、新玉9号。


5.2种子质量

要求种子籽粒饱满均匀一致,种子纯度≥98%,发芽率≥96%,净度≥98%,含水量≤13%。


6、播种

6.1播期

适时播种。当地表5 cm地温稳定在10℃~12℃时即可播种,乌鲁木齐县春玉米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-5月上旬。在适宜播期内,适时早播。


6.2种植密度与播种量

种植密度为6800株/亩-7800株/亩,收获穗数保证6500穗/亩-7500穗/亩,种植密度视品种的耐密性确定。播种量可根据种植密度、种子籽粒大小、发芽率等因素具体决定。精量点播用种量在2.2kg/亩~2.5 kg/亩。


6.3种植方式

采用地膜覆盖,宽、窄行种植,窄行为40 cm-50 cm、宽行为60 cm-70 cm,根据品种耐密性调节株距。宽、窄行可根据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要求适当调整。

播种方式:1膜1管,1膜2行,膜内窄行距40 cm-50 cm、膜间宽作距60 cm -70 cm,平均行距50 cm~55 cm、株距为15 cm~17 cm。


6.4播深

要求播深3 cm~4 cm。沙壤土可以适当深播,粘土、灌淤土应适当浅播。


6.5铺膜播种

玉米覆膜精播机将覆膜、铺滴灌带、带种肥和播种等作业环节一次性完成。

采用机械精量点播方式播种,1穴1粒,空穴率控制在2%以下。

要求播行端直、铺膜平展、压膜严实、膜光面大、下籽均匀、接行准确、播深一致、镇压确实、到头到边。


7、田间管理

7.1 滴出苗水

采取干播湿出滴水出苗技术,确保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。播种后当天即可连接田间支管和毛管,达到随时滴灌状态。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尽早滴出苗水。建议在冷空气过境结束时进行;滴水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,以25 m3/亩-40 m3/亩为宜,确保出苗率在95%以上。


7.2 破除板结

播种后遇雨及时破除板结。


7.3 中耕松土

苗期中耕深松土2次-3次。在滴完出苗水后,机械能进地作业的情况下立即进行第1次中耕,中耕作业仅在膜间进行,深度8 cm-10 cm;显行至定苗进行第2次中耕,膜间中耕深度10 cm-15 cm。

拨节前进行第3次中耕培土,膜间中耕深度15 cm-18 cm。做到不铲苗、不理苗、不拉膜、个拉沟、不起大土块,达到行间平、松、碎的质量要求。


7.4 苗后除草

封闭除草效果不好的田块,在玉米3片-5片可见叶期选用4%的烟密磺隆悬浮剂80 mL/亩-100mL/亩,杂草出齐且株高5 cm左右时,兑水25 kg/亩做杂草茎叶喷雾处理。


7.5 蹲苗与灌头水

蹲苗自播种出苗后开始,在拨节期后结束。应掌握“蹲黑不蹲黄,蹲肥不蹲瘦,蹲湿不蹲干”的原则。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,黄昏前又恢复,即轻度缺水,此时开始滴头水,头水应灌匀灌透。


7.6化控防倒

种植密度大、生长过旺、易倒伏地区或地块,可在玉米6片-8片展开叶期间,用玉米专用化控剂进行化控防倒,具体用量按商品说明。


7.7施肥与灌溉

7.7.1施肥原则

坚持测土配方施肥、适期施肥、高效施肥,做到磷肥深施、氮肥后移、适当补钾,沙壤土少量多餐分次追肥的原则。结合滴灌,实施水肥一体化。


7.7.2施肥、灌溉总量

全生育期投入纯N量33.7 kg/亩-36.7 kg/亩,P2O5量15.6 kg/亩-15.7 kg/亩,K20量8.9 kg/亩-10.9 kg/亩,氮磷钾比例为:1:0.47:0.28。全生育期滴水11次~12次,滴水总量340 m3/亩~380m3/亩。


7.7.3生育期间追肥、灌溉时期和数量

头水后,玉米迅速生长,抗旱能力下降,应及时灌第2水,以后每次灌水时间和间隔应根据天气情况、植株形态和土壤含水量确定,间隔时间为8 d-12d。其中,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滴水施肥2次-3次,抽雄至灌浆成熟期滴水施肥7次-9次。推荐水、肥施用时间及用量参见附录D。


8、适期收获

生理成熟后可进行机械或人工收获。乌鲁木齐县在10月上中旬收获。籽粒直接收获在籽粒水分含量<28%时进行。

收获质量达到以下要求:籽粒破碎率≤5%;产量损失率≤5%;

c)杂质率≤3%。


9、病虫害防治

9.1玉米地下害虫

主要有蛴螬、地老虎、金针虫,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,使幼苗枯萎死亡,成株玉米根系受伤引起减产。

9.1.1.药剂拌种  种子包衣对苗期的地老虎等鳞翅目好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;高效氯氟氢菊酯对蛴螬、蝼蛄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;氟虫氰对金针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。

9.1.2.毒土和毒饵诱杀  辛硫磷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防治地下害虫;在田间发现害虫危害时可用炒香的麦麸、米糠、菜叶等加毒死蜱等药剂于傍晚均匀撒在田间,进行诱杀地老虎、蛴螬。

9.1.3.喷雾防治  在田间发现害虫危害时还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+功夫菊酯、甲维盐+氟铃脲顺沟喷淋防治鳞翅目害虫防治蛴螬、金针虫等害虫。


9.2玉米螟

玉米螟虫又称玉米钻心虫。

9.2.1天敌: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,但对玉米螟抑制作用较大的是赤眼蜂。赤眼蜂寄生于玉米螟卵中,使卵不能正常孵化,或孵化的幼虫不能正常生长,对压低螟虫为害,能起一定的作用。

9.2.2化学药剂防治:田间发现害虫危害前期用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盐+氟铃脲进行全田喷雾;在喷施控旺药剂或大喇叭口期用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盐+氟铃脲进行全田喷雾;玉米心叶末期,用自制辛硫磷GR、杀灭菊酯GR等放入心叶内,用量1g-2g/株。


9.3甜菜夜蛾

田间发现虫害后,选用氯虫苯甲酰胺+功夫菊酯或甲维盐+氟铃脲全田喷雾防治。


9.4蚜虫

可以选择的药剂有噻虫嗪,吡虫啉、啶虫脒等。


9.5红蜘蛛

9.5.1农业防治  及时彻底清除田间、地头、渠边的杂草,减少玉米红蜘蛛的食料和繁殖场所,降低虫源基数,并防止其转入田间。

9.5.2化学防治  重点喷中下部叶片, 首先应选择一些专用的杀螨剂, 比如哒螨灵,克螨特,阿维.哒螨灵;也可以选择一些光谱性杀螨剂,三唑锡,阿维菌素。中后期可以使用无人机施药。


9.6玉米锈病

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。

9.6.1选用抗病品种。

9.6.2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密植。

9.6.3及时剔除感病植株。

9.6.4药剂防治。田间及时进行玉米螟、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,抽穗期发病初喷洒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、苯菌灵等喷雾,重点喷果穗和下部茎叶。


以上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适用于≥10℃以上积温在2800℃以上,无霜期在120天以上的区域春播玉米种植。


上一篇: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(畜牧养殖)中的应用

下一篇:没有了

备案号:浙ICP备09083614号

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409号

在线咨询
在线留言
服务热线
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571-86056609
微信客服
微信联系我们

扫一扫
联系微信客服

返回顶部